2017-06-02 09:16:54 來源:巖土設計部 李朝龍 作者: |
秦州區齊壽鎮新農村建設為異地搬遷項目,場地位于山區,兩山之間(一側山體較陡)、山前淺層滑坡坡積與河流沖洪積交匯地帶,受構造運動和后期區域地質環境及南北向、東西向兩條河流影響,地質條件復雜,地層地質成因多樣、混亂,給巖土勘察工作帶來了一定困難。
從地質鉆探的揭露情況,結合地質環境,對于該場地的的巖土認識(如下圖所示):

1、在新近紀時期,泥巖層受流水沖蝕下切形成河谷,第四紀時期古河道的改道及河流水量的減少形成現有的沖洪積層,整體來說山前坡地的坡度變化與流水侵蝕密切相關。
2、由于流水長期侵蝕坡底,致使山體斜坡失穩形成滑坡堵塞河道,河流改道,原有河道水流量減小并形成洼地。
3、坡積黏土不斷涌入洼地,同時河流沖洪積產物也不斷沉積,因此地層豎向上是混雜、交替發育。底部泥巖軟化形成全風化層與黏土層界線較難確定,同時該泥巖中夾有砂巖條帶與沖洪積角礫混在一起,不易區分,也影響了泥巖層面的準確劃分。但利用基巖與砂土層標貫、動探數值上的差異進行基巖面的確定效果較好。
4、場地東側泥巖面明顯高于西側,因為東側沿南北向發育著一條小河,對東西向河流有一個沖擊,減弱了東西向河流對該泥巖面的沖刷影響,同時沖洪積形成的三角洲對泥巖面形成了一個保護層,也使得該位置泥巖面明顯要高。
該項目的勘察施工使得理論知識在實踐工作中得到印證,使我積累了許多野外經驗,對地質理論在勘察工作的作用有了一個更高的認識。
|
|